每天都認真刷牙,卻還是常覺得牙齦出血、口氣不清新嗎?這可能不是刷得不夠久,而是清潔方式出了問題。很多人習慣匆匆刷過,忽略牙齒與牙齦交界的地方,久而久之便讓牙周病悄悄找上門。牙周病是影響牙齒穩定度的重要因素,若不及早治療,後果比你想得更嚴重。
什麼是牙周病?
牙周病是由牙菌斑中的細菌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,當牙菌斑累積未清除,細菌便會侵入牙齦與牙齒之間的縫隙,造成牙齦紅腫、出血,進一步破壞齒槽骨與牙周組織,是導致牙齒脫落的主因之一,不少患者初期症狀輕微,因此容易忽略,等到牙齒鬆動才後悔莫及。
常見牙周病症狀有哪些?
初期牙周病可能只有牙齦出血或口氣變差,但隨著病程進展,會出現下列症狀:
● 牙齦紅腫、刷牙流血
● 牙齒敏感或鬆動
● 牙縫變大
● 咀嚼無力、咬合不適
● 牙齦萎縮、牙根外露
牙周病的形成原因?
牙周病的主因是牙菌斑,但影響因素還包括:
● 不正確的刷牙習慣
● 長期未洗牙、牙結石累積
● 抽菸、壓力大、慢性病(如糖尿病)
● 牙齒排列不整造成清潔困難
牙周病治療分三階段
1. 基本治療:包括洗牙與牙根刮除術(深層清潔),清除牙結石與牙菌斑,醫師衛教指導正確的口腔清潔方式,是控制病情的第一步。
2. 手術治療:若牙周病進展至中重度,則需進行翻瓣手術或牙周再生手術,修整感染組織、平整牙根表面,修復牙周結構重建穩定性。
3. 術後維護:治療後需定期回診追蹤,配合定期洗牙與正確刷牙習慣。
守護牙周健康,從正確刷牙做起
牙周病經常被忽略,是影響口腔健康的「隱形殺手」,由於不像蛀牙那樣會立即產生疼痛症狀,容易讓人放鬆警覺,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時機,不只牙齒可能面臨動搖或脫落的風險,後續的治療也會變得更加複雜且耗費成本,相反地,若能及早發現並處理,不僅能保留原生牙,還能為口腔健康打下更穩固的基礎。
新莊欣尚牙醫提醒大家:每天刷牙不是例行公事,而是口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,記得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縫,搭配正確的刷牙角度與動作,才不會讓牙周病有機可乘,與其等牙齦出問題後再懊惱,不如現在就開始正視牙周健康,從刷對每一顆牙開始!